查看原文
其他

璧山变身科创“研究生” 开发“院”动力解题新质生产力

璧山发布 2024-05-01

云巴云轨如游龙一般,绕高楼穿梭,令人联想到科幻电影中盘旋的云霄飞车。

这条全球首条无人驾驶云巴,已在璧山疾驰三年,串联起秀湖公园、产业园区、科创小镇。

▲云巴疾驰。张坤琨 摄

人们对未来城市的新奇构想,在这里照进现实。比空中交通速度更快的,是科研机构、新兴产业的拔节生长。

沿着15公里的轨道,璧山建起36家研究院、185个市级以上研发平台,培育出高新企业360家。去年,璧山科技研发投入强度在渝西地区排名第一!

是什么样的力量,在驱动这座公园小城加速向前?近日,华龙网记者沿云巴访璧山,从科研院所的成长轨迹中,探寻新质生产力的科创动力……

🚄
“园”气满满
较劲科研“最初一公里”

从“小城”璧山乘云巴出发,首先抵达的是“科创小镇”站点。

虽名小镇,这里却汇集着全国领先的大健康中医药产业。

站点所在地,是中新生命科技城核心启动区。围绕中新生命科技城布局,璧山区委、区政府成立专班,由主要领导带队,开展全球大招商,引进了中核粒子BNCT核医疗、中关村联创医学转化中心等多个项目,为新质生产力储备强大潜力。

其中,BNCT,即鲲硼刀硼中子俘获治疗系统,对肿瘤定位更准、治疗时间更短、辐照损伤更低,对突破关键技术具有重要意义。

“高端核医疗装备国产化是大势所趋。”中核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,依托集团旗下中国宝原及中国同辐公司,璧山将打造西南地区首家高端BNCT装备生产基地。

在这里,数字化、智能化革新着传统中医“望闻问切”的传统模式。其背后,是基础研究的强大支撑。

▲中新生命科技城成果转化中心(效果图)。璧山区委宣传部供图

作为中新生命科技城成果转化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,重庆中医药学院,是全市唯一公办中医药高等院校。学院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内,一场场实验正向科研“最初一公里”发起攻关。这些研究成果,未来将与中新生命科技城企业实现共享,推动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。

▲重庆市中医药学院。华龙网记者 张彬焱 摄

与璧山一山之隔的重庆大学城还有40多所高校,通过牵手这些高校,璧山成立多个对口研究院。

“除了高校,我们也支持链主企业牵头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。”采访中,璧山区科技局副局长周世俊告诉华龙网记者一个好消息:璧山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已经过半!

▲重庆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。璧山区委宣传部供图
其中,落地璧山的重庆弗迪电池研究院,是比亚迪核心技术产品“刀片电池”的首发地,重点向行业关键技术发起集中攻关;

康佳半导体也在璧山成立光电技术研究院,持续保持在技术前列,并成为行业的原创技术策源地;

中科曙光、中车恒通、龙润、中国长安、蓝黛等龙头企业,都以“链主”角色,开展创新引领科技攻关……

▲青山工业智能工厂。曾清龙 摄

当地因势利导,支持企业建立独立法人研究院36家,科研仪器设备原值达到1.2亿元。

这种重视基础研究的“研究院”模式,正从璧山走出,向全市推广。

🚄

“质”同道合

要素保障不止“惜才如玉”

科研院所为何“筑巢”璧山?

正所谓,志和者不以山海为远。

▲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。璧山区委宣传部供图
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董事长陈锦曾是国内航空发动机领域专家,主持研制多款国产飞机发动机。几年前,年过花甲的陈锦被璧山区委领导“三顾茅庐”所打动,从北京远赴重庆,投身“二次创业”。

正是看到了璧山政府的温度和力度,越来越多院士、校长将团队带到璧山。

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20多所高校、30多个实验室、50多家单位,主动牵手璧山,与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达成合作关系。

其中,与重庆大学共建璧山先进技术研究院,靶向推动原始创新和产业化,定点孵化重庆大学原创科技成果,有序推进空间太阳能实验基地建设。

如今,璧山已集聚“质”同道合的科研伙伴7000余人。

相关部门用好“人才十条”,在安家补助、柔性引才、支持创新、管家式服务等方面,为这些“科研合伙人”配备专员,提供全方位服务。当地把这一政策取名为“璧玉计划”,寓意惜才如玉。

引凤筑巢,璧山还持续做好要素保障,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。

重庆中医药学院依山临河,交通便利,距大学城仅“一站之隔”。由于区位优势显著,在建设之初,项目面临高昂用地成本,璧山区委、区政府多次向市级部门争取政策,才高标准建成。

中新生命科技城成果转化中心即将投用,拟招引会计事务所、律师事务所等,打造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,为生命科技产业发展“修桥铺路”。

“可以说,璧山对科研给予了最大程度的包容和支持。”陈锦向华龙网记者讲到。

在他看来,“不想转”“不敢转”“没钱转”等问题,曾一度让科技成果“睡大觉”。只有激活这一沉睡资源,才能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的问题。

为打消“陈锦们”的顾虑,璧山区投入4亿元成立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,并向市科技局争取试点,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。最终,让大家“放开了手脚”!
▲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成果转化项目。华龙网记者 张彬焱摄
🚄
“新”潮澎湃

成果转化从书架走向货架
如今,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完全市场化、产业化运营,成功打造西南地区首个电子产品研发中试共享基地,被称为璧山的“科技硅谷”!

走进中试线,一系列创新成果令人目不暇接——电动车无线充电装置、燃料电池无人机等科技新品层出不穷。

香港科技大学黄宝陵教授团队曾经历多年攻关,掌握了高反射率、高发射率、低成本的辐射制冷涂料制备成套技术。但由于不熟悉资本市场、缺乏工程化经验,成果转化一度受阻。

“相较于政府、高校、机构等设立的研究院,企业研究院的发展面临着更大挑战,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投入。”璧山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饶静介绍,璧山探索“研究院+产业园+基金”路径,设立了总规模达550亿元的24只基金,为高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。

在此机遇下,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通过项目推介找到黄宝陵教授团队,以知识产权作价,共同成立重庆蔚蓝时代节能技术有限公司,开展零能耗降温涂层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。

“大多数科研团队是由本学科专业人员组成,和黄教授团队一样,面临企业管理、市场推广方面的困扰。”陈锦回忆。

对此,研究院提供了“保姆式”服务:在筛选投资、中试熟化、市场推广等环节,委派高级工程师率领团队入驻,大力协调资源,助其打造应用场景……

经过一年培育,蔚蓝时代公司产品就在川渝多地开展试点,并与国家电网、中石油、中储粮等知名企业达成合作,与宁德时代合作搭建储能柜应用场景。

如今,该公司辐射制冷功率等核心指标达到全球一流水平,成功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取得意向订单约6500万元。

走出“科技硅谷”,这样的“成长故事”不胜枚举。
▲璧山城市美景。璧山区委宣传部供图
璧山在冲刺“最后一公里”的过程中,已转化落地科技成果700余件,培育出科技型企业1575家、高新技术企业360家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138家。

仅去年,璧山就常态化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,新增“八大资金池”贷款金额超10亿元。

围绕重庆“416”科技创新布局,2024年,璧山把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写进政府工作报告。

从15公里的云轨沿线,到公园小城的全域图景,科研“院”动力正驱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,“未来城市”的样板日益清晰。

攀登创新高地,璧山更如云巴疾驰一样,继续行稳致远……

来   源:华龙网

编 辑:尹秀秀

初 审:刘 畅

总值班:陈云刚

总编辑:韩 霄 

声明: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,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认为内容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凡璧山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。

 推荐阅读 

璧山上榜十强!2024年一季度重庆招商引资“赛马榜”出炉

引领未来城市交通 服务超800万名乘客 重庆云巴迎来开通三周年

“云雾花涧”第九届樱桃采摘节正式开幕  8000亩云雾山樱桃等你来摘!🥰🥰🥰

@吃货们~璧山9道美食入选“渝味360碗”名单!快来,必吃→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